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印广法师【楞严经】讲记全集 > 第八第69讲

第八第69讲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玄冰之鸿蒙篇 只想做个御灵师 我出马的二十年 宠妾灭妻?主母重生废侯府嫁反派 恐怖从旅馆开始 鸣龙少年:我的衫姐柔情似火 陈情令之朱雀之主 冷恋爱人 漫画家的奇妙历险 茅山术

真根既成,十方众生皆我本性;性圆成就,不失众生,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。

真根既成:就是前面的「于同佛地,地中各各生清净因」,这是六回向位在求差别智、道种智,叫无分别不妨分别;到了这里第七回向位,是进一步把分别回向无分别。第六回向位是回同向异,到了第七回向位进一步地回异向同。这个回异向同就相当于前面的「无尽功德藏回向」。是不是回来回去的?看上去好像一样,实际上我们的心性一步比一步圆满,定力转深、转固。所以这个「真根既成」,是通过回同向异来修道种智,从实践来证明,第五回向位得到了真根,第六回向位把真根来发挥作用,来证明。

十方众生皆我本性:这叫回他向自,回分别向无分别。这个我既是无量分别的我,又是一个总体的我,又是这一部分人的我,又是那一部分人的我。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宇宙的中心,无量的人都是一个人,没有谁不是谁的本性,要作如是的观照,否则你就不是回向了。所以阿罗汉破除了人我空以后,在进一步破除识阴的过程中犯了这个错误,他看到一切众生都是我变出来的,佛把这种阿罗汉判为大我慢种、外道种。一切众生都是你变出来的,那你是不是众生变出来的?没有谁不是谁。这个法很难讲,唯有靠智慧来细细观照。

性圆成就:性无大小、多少、内外、自他、是非、好坏,万法就是一念之心。不失众生:你不能有一点点分别心,真如真如,在真之外只要有一个假的,这个真就不真;只要你对众生有一念的嗔恨心,那你就不是佛,你不要自以为是。必须明明白白提出这个问题,改变我们的心态,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。否则即使你能背诵讲解三藏十二部经,能够受持无量法门,你也都是白用心。

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:这是七回向位菩萨的境界。一切众生都是我,讲「等」就已经落入方便,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讲一个等。谁跟谁等啊?都是自己。不是把他当成是自己,而是真正明白他就是自己。这是佛恒顺众生的习气而讲,一切众生回向到自己,所有的人都是我。「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」这个名字比较长,可以简称为「等观回向」。

即一切法,离一切相,唯即与离,二无所着,名真如相回向。

即一切法,离一切相:「即一切法」是讲要去广度众生;「离一切相」是讲要灭除度众生相。「离一切相」,连我相都没有,你有一个我在就是生死凡夫;「即一切法」,没有哪个不是我。「离一切相」是回向真如,「即一切法」是回向法界。唯即与离,二无所着:离即离非,是即非即。

名真如相回向:这是八回向位菩萨的境界。「真如」就是「离一切相」,「相」就是「即一切法」,把真如和妄相都回向那个真真如性,即「真如相回向」。

真得所如,十方无碍,名无缚解脱回向。

前面的真如相回向,实际上叫双相回向,把真和妄统统回向到真真如性。这在五十五位菩提路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梯,由此就开出了第九回向位菩萨。真得所如:就是真真如性。十方无碍:这是真正的无碍,他明白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真正把三藏十二部经判为戏论法的同时,它当下就是我,当下就是《法华经》。妙就妙在这里,破的当下就立起来了。「十方无碍」,其实是进一步强调「四无碍法界」。

名无缚解脱回向:这是九回向位菩萨的境界。他时时事事处处,念念在道,念念自在。烦恼即菩提,受苦即是法身,造业即是解脱。比如说,如果现在你蒙冤入狱,你快乐不快乐?要自己问自己。环境没有好坏,有好坏的是我们这个心。在我们眼见中有光明黑暗、香甜苦辣、是非好坏,都是同分妄见在作怪。把这个道理搞明白,你要嚎啕大哭啊!我们活得太悲惨了,现在终于解脱了!我们现在虽然没开宿命通,你怀疑不怀疑过去世吃了无量苦啊?是不是一点点都不怀疑?所以我们应该无限地感恩如来藏大法,这是救命的法宝,不需要求别人,站在这里就解脱。

性德圆成,法界量灭,名法界无量回向。

性德圆成:这是总结上面九回向位的境界,究竟而言,是总结以上三十九个位置的成就。概括地讲,八回向位不是真如相回向吗?这里呢,性德全体已经圆满。真正来讲,九回向位是在性德全体圆满的基础之上所发挥的妙用,也就是大用成就。到了十回向位,体用已经具备。

法界量灭:八回向位是双向回向,是不是得到性德全体啊?得到全体是不是般若智慧?这是双向回向,那个真如是性回向,这个相是数量的回向。既然已经回向了,性与相是不是圆融了?量与无是不是也圆融了?所以叫「法界量灭」。「量灭」也是表无分别这种法身功德。「法界量灭」是对生说灭,「灭」非真灭。「法界」是即有,「量灭」是即空。讲来讲去是不是一心三藏?是不是不生不灭?生而非生,灭而非灭。

名法界无量回向:这是十回向位菩萨的境界。

阿难!是善男子,尽是清净四十一心,次成四种妙圆加行。

尽是清净四十一心:这个「四十一心」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加前面的干慧地。在干慧地已经是明心见性,证得无生法忍。《楞严经》讲修心,四十一个位置无非是讲心,就看你心里明白不明白。圆人修行,只愁悟不愁证,证就在悟中。佛的教诲是通过听经闻法来明心,来开悟,即悟即证,即心即行。要抓根本修,从悟门打开,那就势如破竹,下面一切的关卡都会迎刃而解。

在成就这四十一心的境界里呢,经家把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说成是三贤位。注意,包括前面的干慧地和十信位,一般是归于初住位,十信位满登初住位。实际上证到圆教信位菩萨即是贤位菩萨,就做好登地的准备。到了地位,你是真正的菩萨。地上菩萨以金刚之慧——金刚之慧实际就是前面四十一心所成就的那种比较圆融的法体,来破除最后的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。所以把地上菩萨说成是圣位菩萨,合起来就是三贤十圣。在登地之前,佛又说出四个加行位。这是针对这四十一个心的次第当中仍然有些不圆满的人而加行,也就是他们这个心力还欠一分火候,虽然圆满了,力量还不足。由于这四个加行有些人需要,有些人不需要,所以没有把它列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

次成四种妙圆加行:作为登地菩萨的前方便,「加行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。

即以佛觉用为己心,若出未出,犹如钻火,欲燃其木,名为暖地。

即以佛觉用为己心:这是印证佛即是己心。方便来讲,释迦牟尼就是我的心,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;究竟来说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的心。上自诸佛菩萨,下至天人鬼畜、牛马猪羊,旁及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风雨云雾,都是我的心。我们以此来检点,也就是进一步回佛心向自心。佛是再三再四提醒:你明白了没有?你明白了没有??你明白了没有???

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」,这就是我们的行持。佛是你的心,老爸老妈是不是你的心?冤亲债主是不是你的心?泥巴瓦块是不是你的心?老鼠药是不是你的心?要问你自己。是,为什么?在这里提出一个现量的标准。

若出未出,犹如钻火,欲燃其木:古时候是不是钻木取火啊?起火之前,木头是不是先发热、发烫啊?到那个程度,就是快要起火了。这是比喻调整我们的心也要有一个过程,这就要靠我们常常提起观照,看看我们的心有没有到暖地。「若出未出」,虽然还没有出,但是快要出火了。

名为暖地:这是第一个加行位的境界。

又以己心,成佛所履,若依非依,如登高山,身入虚空,下有微碍,名为顶地。

上面是讲佛即心,这里是讲心即佛。上段是回佛向己,回他向自;这里是回己向佛,回自向他。这四加行仍然是在回向。就是证自他不二,即自即他。

成佛所履:把我们的心作为一切万法的依靠。若依非依:怎么「若依」呢?好像是成佛了。心相有所销亡,也就是我执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破除。「非依」,这个心相、我执还没有完全破除。如果你「若依」多一点,「非依」再浅一点,你即已是登地菩萨。

如登高山,身入虚空:佛这里打了个比喻,就像一个人登高山一样,到了山顶的时候,虽然身子已经进入虚空,但是脚底有没有离开山顶呐?没有。也就是说,他已经体会到这个心就是佛了,但是仍然还有个我在这里。下有微碍:脚底还没有离开山顶,还有微碍,是这么一点点区别。还有一种「我与佛、佛与我」这种障碍,心里还没有达到彻底的清净。

名为顶地:这是二加行位菩萨的境界。

心佛二同,善得中道,如忍事人,非怀非出,名为忍地。

心佛二同:也就是即心即佛,在这里是承上启下。在顶地和暖地的时候仍然有心相和佛相这两个相。那么通过不断地回向,回己心向佛心,回佛心向己心,在这个巡回的过程中,慢慢地把这二相圆融为一,变成自性流露。

善得中道:这是进一步解释「心佛二同」这种境界,在日常的行持中,不知不觉地显现出佛法的功用——你不用刻意地去想,读经时对法理法义自然而然恍然大悟;在处理日常事务时,也是自性流露以佛法的教诲来处理,叫即心即佛;在遇到逆境时,你当下想都不用想就把境界给转过来了:这就是应该的,这就是对的,我就应该做到,我就能够做到;并不是想:这么难我怎么做到?这是不是印证的标准啊?

所以修行是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的事情,不是马马虎虎、说说而已的事情,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的法身慧命,涉及到我们生生世世的自在解脱。不能因为这一生的名闻利养,更不能因为一时的一点点人我是非而丧失自己的法身慧命,否则无量劫的果报苦不堪忍啊!

如忍事人,非怀非出:「如忍事人」,就好像一个人心里有事情,想要讲出来又难以开口。「非怀」,不讲出来又不甘心,他知道自己已经铁了心非讲出来不可,无非是在寻找机会,只是要有一个过程;「非出」,这个事情终究要讲出来,但是讲又不好开口,他只是暂时还没能讲出来,放在心里。这就是比喻我们已经到了将证未证,已经刻骨铭心知道自己就要成佛,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成佛。《楞严经》的比方是不是特别多啊?我们能把《楞严经》的这些比方讲清楚,也能很好地教化众生。

名为忍地:这是三加行位菩萨的境界。

数量销灭,迷觉中道,二无所目,名世第一地。

数量销灭:是总结以上三个加行——一加行是讲心量,证佛即心;二加行是讲佛量,证心即佛;三加行是讲同量,证即心即佛——这个心量、佛量、同量在这里是「数量销灭」。怎么销灭了?已经没有这种分别心了——没有你是佛,我是心;没有他是佛,我是心;也没有他和我,就是一个心。种种分别都没有,这就是检验自己这个无分别法达到了什么境界。我们在处理一切日常事情的过程中,再也不用刻意地去观照,自然就会自性流露。当我们感到,「你就是我,佛就是我,所以我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」,能够提起这样的观照固然也很难得,但这已经低了一个层次。

迷觉中道:「迷」就是凡夫,「觉」就是圣人,「中道」就是即凡即圣。这些东西统统销灭,叫「数量销灭」。连一也要销灭,一也是数量。一是对多而言,都是方便法。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,非佛非凡,非一非无量;他可以随缘变现出佛相、菩萨相、凡夫相、泥巴相。要达到这种境界。

藏教是讲有形有相、讲量;通教是讲无形无相、讲一;别教是讲亦一亦多——所以法界量灭,统统销灭。要不要灭啊?销灭后归于真心本来面目,连销灭也销灭,你有个销灭是不是还有个量啊?真心本来面目没有任何的执着。所以进一步体会,有情无情一切众生、一切的万法,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。讲一都是方便说,但不讲一又没有办法开口。

名世第一地:这是四加行位菩萨的境界。出了一个问题,都没有用心想,一个妙法就讲出来了,这叫「世第一地」。佛法是不是天外的法呀?是不是讲我们心里的法啊?你自己就是佛。无非我们在这个十法界逗留时间太长,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。所以佛出来告诉我们一下:你就是佛啊,这些东西都是你本有的。成佛不从修得,因为我们本来就是;但是不修也不得,不修的话你得不到妙用。讲经说法的目的就是教你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财富,并不是佛菩萨给你的,谁给谁啊?一切都是自己本有的。

阿难!是善男子,于大菩提善得通达,觉通如来,尽佛境界,名欢喜地。

从这里往下开始介绍十地菩萨的境界。

于大菩提善得通达:这是总结上面,已经是四十五个心了,「大菩提」当然是指一心三藏。非一心三藏不可谓「大」,非明心见性不可谓「菩提」,明心见性必得「通达」。「善」,是表进一步圆融、圆满、圆通。

觉通如来:「觉」是指始觉智,「如来」是指本觉智,这里进一步体证到始觉、本觉不二法门。始觉当下就是本觉所熏成,本觉当下就是始觉之妙用。始觉是妙用,本觉是本体;始觉就是本觉,妙用就是本体,这叫「觉通如来」。尽佛境界:登地菩萨的菩提智慧即达到佛那样的圆满,只是力度还不及佛,空间范围跟佛圆满无二。

名欢喜地:这是初地位菩萨的境界。从初行位的菩萨已经得到法喜,在这个位的法喜更加圆融圆满圆通。

异性入同,同性亦灭,名离垢地。

异性入同:这个「同」比前面的四加行中第三个加行的「同」的境界要高一些。这个同量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品位,所以要再进一步破除心里的同,这也是一种我执。已经登地了是不是一种我执啊?所以无次第不妨幻立次第,幻立次第就是为了我们达到无次第,这就是佛的用心良苦。你如果不懂得分别法,那怎么能懂得你已经证到无分别法呀?所以通过分别法再证到无分别法,自己有这个无分别的概念仍然是分别,再进一步破除无分别的分别,又证到高层次的无分别。

同性亦灭:本来到「世第一地」时就已经连同量都破掉了,但是到这里又来了同量,这是同量之中有不同量,不同量之中还有同量。前面不是讲连离也要离吗?然后是不是就出相了?那出了相再来离,在刚刚离了以后又要把它离掉。是不是反反复复?这就是在锤炼我们的心性。

名离垢地:这是二地位菩萨的境界。前面的那个同是不是垢啊?五十五位妙菩提路是后后胜前前——前为垢,后为净,一步一步往上提升。

所以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喻,就像是拿着一个拖布在拖地。一边后退拖地,一边把自己前面走的脚印就擦掉了。一直到四十九年的说法到最后,都是把自己前面讲的否定、否定、否定,一边否定是不是一边提升啊?我们自以为已经得到自在,但是,你感到自在的这个心还要破掉。你感到有自在的时候,必然就有你感到不自在的地方。修行人要会历事炼心。正当你感到不自在的时候,注意,正是成就你的时候。所以欢喜地、离垢地,我们不要错用了心。前面是欢喜心,后面就是离垢,你执着了离垢你就是垢,我们还要离离垢,离离垢是不是又要欢喜啊?妙不妙啊?只看我们怎样用心,永远不要停留在一个境界上。

净极明生,名发光地。

净极明生:就是智慧在不断地发扬光大,定力也随之而升。在前面「离垢地」是不是有定力了?定必生慧。始终在这个动静、静动、动静、静动的过程中来提升境界。那前面「离垢地」是不是心清净了?所以「净极明生」是不是又到欢喜地了?除了法喜还是法喜,除了清净还是清净,心就始终保持在这种平衡状态。

名发光地:这是三地位菩萨的境界,又生出了新的智慧。

明极觉满,名焰慧地。

明极觉满:前面是有了明,有了智慧;这里是明到极点,觉悟到圆满。

名焰慧地:这是四地位菩萨的境界。「焰慧」,带有炽热、强烈的含义。火力特别旺盛的时候丢点东西进去,一下就会化成灰烬,这比喻什么?当我们定力、智慧很强的时候,遇到烦恼刹那一念就转过去了;如果定力不够,智慧不圆满,你想半天也想不开,转不了境界,甚至还要别人劝一劝。只有常常自觉地提起观照,历事炼心,才能达到「明极觉满」。

一切同异所不能至,名难胜地。

一切同异所不能至:这是针对前面四个地位菩萨而言。在初地位时已经讲过「异性灭」,前面四十一个位次的种种的住啊、行啊、信啊、回向啊,是不是种种的差异?全部圆融为初地,是不是「异性灭」?「异性灭」是不是证到同性?所以初地是同。到了二地就是「同性亦灭」,有一个同是不是还有执着在啊?所以二地叫「无垢地」。同性灭了以后到了三地,又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智慧,叫「明」。到了四地,这种智慧达到「明极觉满」。到了五地呢,前四地种种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了。没有什么同,也没有什么灭同,也没有什么明极觉满。这就是「一切同异,所不能至」,所以第五地比较前四地是不是更加得到大自在了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木叶的遗产继承大师 带着异能穿回七十年代 离婚后,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我真不是武学宗师 重生之捡到族长当徒弟 猛鬼萌萌哒 毕竟我不是天命之子 年华只钟情卿 从演太监开始 魔尊难缠:纨绔娇妻不好抓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